当前位置:首页 > 传记文学 > 人物传记 > 正文
丝路人物丨矢志不渝锻造国之重器 让中国盾构机跻身世界一流——记中国中铁高级专家李建斌
时间:2023/10/25 6:24:37
浏览次数:757
作者:经济日报
来源:经济日报

2023年9月8日,在广东珠海隧道工程现场,由中国中铁研制的“开拓号”与“奋进号”两台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里程分别突破2000米和1000米大关。珠海隧道建成后,将有效缓解珠海交通压力,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作为我国盾构机自主化研制和产业化的开拓者,中国中铁高级专家李建斌时刻关注着盾构机的最新消息。

如今,在以李建斌为代表的盾构人的共同努力下,中国盾构已经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亮丽名片。由他牵头研制的盾构机已累计生产1400余台,出口到32个国家和地区,安全掘进总里程超4000公里。

从0到1,掌握关键技术

盾构机是集机、电、液、气、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,被称作“工程机械之王”,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。

1982年,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运输工程专业的李建斌还不满20岁,他被分配到当时的铁道部隧道工程局一处汽车队工作。当时的施工条件非常艰苦,地质环境恶劣,经常出现塌方,所使用的施工设备也非常落后。李建斌一直思考:有没有更好的设备能保证施工安全?

1997年,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开始施工,如果用常规施工方法,需要10多年才能打通隧道,而使用进口掘进机,仅用两年多便可全线贯通。

酷爱学习的李建斌开始对盾构机产生浓厚兴趣,他参与了多台进口盾构机的采购,为他日后成为中国盾构研发和产业化带头人打下基础。

“没有关键技术就没有话语权。从那时起,‘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’成了我们的梦想。”李建斌回忆。

2001年,中国中铁成立了盾构机研发项目组,李建斌任项目负责人,由此与盾构机结缘。他在系统内选调了机械、液压、电气等方面的工程师共18人,开始研发国产盾构机,他们被称为第一支“盾构梦之队”。

那个时候,自主研发一台盾构机谈何容易,一切研发都是从零开始。“使用盾构机和研制盾构机是两个概念,当时还没有相关技术和研发思路。”说起第一台盾构机的研发过程,李建斌深有感触。

一台盾构机上的零部件超过2万个,单是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。“以我们的能力和水平,照葫芦画瓢制作盾构机不是难事,但这不是我们的本意,我们是要掌握设备的设计理念,自主研发盾构机。”李建斌告诉记者。

2001年,李建斌带领研发团队深入隧道现场,一根根管子排查,一个个元器件核对,比较参数、核实数据、查阅资料,经常奋战到凌晨,终于在盾构刀盘驱动方式及控制、盾构液压推动及姿态控制、新型刀盘结构、刀具材料及工艺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。

2005年,李建斌牵头研制出2台国产盾构机并进行了工业示范应用,中铁隧道集团完成了2600米的地铁隧道,上海也完成了1000米的掘进任务。

十年磨一剑。经过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,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陆续被攻破。2008年,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——“中铁1号”成功下线,并在天津地铁三号线施工项目成功应用。自此,中国盾构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。

李建斌下定决心,要为中国盾构机走向产业化、走向世界不断努力。

从1到1000,寻求创新突破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“我国城市间地域有差异,地质结构不同,单一的盾构机无法满足要求。”李建斌带领团队着眼需求开展设计,“我干过隧道施工,对现场情况很熟悉,我要把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融入设计”。

李建斌带领团队研究设备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工作状态,逐步攻克了超大直径、超小直径、极限工况下的装备设计、制造关键技术,成功研制了一大批开创性产品,产品直径覆盖2米至18米,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和重点工程。

从国产盾构机诞生的第一天起,李建斌就意识到关键零部件要靠自主研发。“我们一直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,坚持科技创新‘四个面向’,努力推进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。”李建斌告诉记者,他们紧扣产业链、供应链部署创新链,与高校企业联合攻关,实现了国产大排量泵、主驱动密封等关键部件的突破。

2020年9月,首台采用国产3米级主轴承盾构机“中铁872号”在苏州地铁项目顺利始发,这是中国主轴承盾构机首次在轨道交通领域执行地下掘进任务。

类似的创新成果还有很多,从攻克常压换刀、主驱动伸缩摆动技术,到刀具状态在线实时监测、隧道掘进机智能化,李建斌和他的团队解锁了一个又一个“小目标”,实现了一项又一项“大突破”。李建斌为国产盾构机奋斗的十几年间,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、中国铁道学会特等奖、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。

近年来,中国中铁盾构家族屡添新成员:研制出国内首台硬岩掘进机、世界较大的矩形盾构机、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、绿色装配式U盾架管机、组合式矩形盾构机等。

从优秀到卓越,跻身世界一流

“从自己制造到卖给国外,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。”李建斌清楚记得,2012年,他第一次参加国际竞标,马来西亚的业主单位直言不讳:你们在中国做得好,但在海外市场没有经验,我对你们非常担心。经过10多次深入沟通和现场考察,马方同意签下2台盾构机。最终,这两台设备以最高日掘进21米、提前43天贯通的成绩,创造了马来西亚盾构施工新纪录。

不仅在亚洲、非洲,就连盾构机的原产地欧洲,中国盾构的品牌效应也已显现。2019年6月,“中铁699号”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线,应用于意大利北部米兰至维罗纳高铁线项目;2019年12月,“中铁777号”“中铁778号”两台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线,应用于法国巴黎地铁项目;2020年,断面硬岩掘进机“高加索号”成功出口至格鲁吉亚,服务于当地南北走廊公路隧道工程,目前“高加索号”掘进已经突破7000米大关,掘进量达总里程的79%,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全线贯通。

“在‘走出去’的过程中,我们紧盯世界一流,不断提升技术创新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用实力和真诚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与尊重。”李建斌告诉记者,意大利客户主动找他们合作。“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中国企业不断创新突破的实力,你们不仅提出了新的概念,还把它变成了现实。”客户说。

30多年来,李建斌把足迹留在祖国的崇山峻岭。“我们正是凭借‘勇于跨越、追求卓越’的信念,发扬‘敢为人先、倾力创造、一往无前’的盾构精神,一心一意只为做好一件事,就是制造属于中国的盾构机。”李建斌感慨万千。

未来,李建斌和他的团队将打造更多凝聚中国创造、体现中国质量、代表中国品牌的大国重器,为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贡献力量。

原标题:矢志不渝锻造国之重器——记中国中铁高级专家李建斌

特别提示:本信息来自网络,如有著作版权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删除。

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创新中心云平台温馨提示:

如果您有法律服务需求,请您填写以下表单并留下姓名及联系方式,平台会及时分配专业律师与您取得联系,并承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。

陕公网安备 61110402000106号